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,使其成为挑战传统金融体系的潜在隐患。传统货币由各国央行发行并受监管,能通过货币政策调节流通量,维护经济稳定。而比特币总量固定且不由任何机构控制,其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,剧烈波动可能冲击金融市场秩序。例如,2021 年比特币价格从 6.9 万美元暴跌至 3 万美元,引发全球虚拟货币市场连锁反应,部分杠杆投资者爆仓,甚至牵连传统金融机构的关联业务,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。
比特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流通性,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。由于交易无需实名且难以追踪,比特币常被用于洗钱、非法集资、电信诈骗等。我国警方破获的多起跨境诈骗案件中,犯罪分子均通过比特币转移赃款,增加了案件侦破和资金追回难度。2023 年,全国公安机关查处的虚拟货币相关犯罪案件涉案金额超千亿元,其中比特币占比达 60%,严重危害社会安全。
从投资者保护角度,比特币缺乏实际价值支撑,投资风险极高。它不像股票对应企业资产,也不像债券有收益承诺,价格涨跌全凭市场情绪。历史数据显示,比特币价格曾多次在短时间内暴跌 80% 以上,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。尤其在我国,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多为境外非法平台,一旦跑路,投资者维权无门。2022 年某境外平台崩盘,导致我国数万用户损失超 50 亿元,却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。
比特币挖矿还会消耗大量能源,与 “双碳” 目标背道而驰。挖矿过程需要高性能计算机持续运算,耗电量惊人。2021 年全球比特币挖矿耗电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全年用电量,我国曾是挖矿大国,大量能源被浪费在无实际价值的虚拟货币生产上,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。为此,我国全面禁止比特币挖矿活动,从源头上遏制能源浪费。
此外,比特币交易可能冲击国家外汇管理秩序。由于其跨境流通不受限制,部分资金通过比特币绕过外汇管制流出境外,影响国际收支平衡。我国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屏障,而比特币的匿名跨境特性,无疑为资本外流打开了非法通道。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