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从虚拟货币的常见获取方式来看,猫币的获得途径与其他小众虚拟货币类似,主要包括交易所交易、“挖矿”、参与项目推广等。交易所交易是最直接的方式,投资者需在支持猫币交易的平台注册账户,用法定货币或其他虚拟货币兑换猫币。但这类平台多为境外非法平台,我国境内早已全面清理虚拟货币交易场所,通过非正规渠道访问境外平台本身就存在账号被盗、资金冻结的风险。2023 年,某投资者在非法平台购买猫币后,平台突然关闭提现通道,导致其投入的 10 万元无法取出,最终因平台服务器位于境外而维权无门。
“挖矿” 是另一种声称可获得猫币的方式,即通过计算机运行特定算法,验证网络交易并获得猫币奖励。但猫币 “挖矿” 同样依赖高性能设备和大量电力消耗,且其算法设计往往缺乏公开透明性,项目方可能暗中操控产出量。更重要的是,我国已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,“挖矿” 行为不仅浪费能源,还涉嫌违法。此前,某地警方查处了一个猫币 “挖矿” 窝点,查获数十台挖矿设备,涉案人员因非法经营被依法处理。
部分猫币项目还以 “推广奖励” 吸引用户,声称邀请他人注册、完成任务即可获得猫币。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传销的变种,通过拉人头扩大用户规模,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旧用户的 “奖励”。一旦新用户增长停滞,项目便会崩盘,猫币瞬间失去价值。2024 年,某猫币项目以 “零成本挖矿” 为噱头,吸引数万人参与推广,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跑路,多数参与者仅获得一堆毫无价值的数字代码。
从价值本质来看,猫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一样,没有实际资产支撑,其所谓的 “价值” 完全依赖市场炒作。获取猫币后,投资者若想变现,需依赖他人接盘,而小众虚拟货币的流动性极差,往往面临 “买易卖难” 的困境。历史数据显示,90% 以上的小众虚拟货币在上线后一年内价格暴跌 90% 以上,猫币也不例外,2023 年曾有投资者以 0.5 元 / 枚的价格购入猫币,半年后价格跌至 0.001 元,亏损幅度超过 99%。
更关键的是,我国法律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列为非法金融活动,无论是获取、持有还是交易猫币,都不受法律保护。参与猫币相关活动,不仅可能因平台诈骗、价格暴跌遭受财产损失,还可能因协助资金转移、推广非法项目触犯刑法。近年来,多地警方破获的虚拟货币案件中,不少参与者因 “挖矿”“推广” 猫币等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