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
山寨币这是要跌没了吗?市场洗牌中的生存与淘汰

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中,山寨币(除比特币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外的其他加密货币)价格持续走低,引发投资者恐慌,“山寨币这是要跌没了吗” 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。事实上,山寨币群体正经历残酷的市场洗牌,部分币种可能彻底消失,但也有少数具备潜力的币种有望在调整后存活甚至崛起。

从市场表现看,山寨币的处境确实不容乐观。2025 年以来,多数山寨币价格较历史高点下跌超 90%,部分币种单日跌幅甚至超过 50%。以某知名山寨币为例,其价格从 2021 年的 0.5 美元跌至 2025 年 7 月的 0.003 美元,市值蒸发近 99%。这种暴跌并非个例,CoinGecko 数据显示,目前全球加密货币总数约 1.2 万种,其中近 8000 种的市值低于 100 万美元,日均交易量不足 1 万美元,已处于 “僵尸币” 状态 —— 即几乎无人交易,价格趋近于零。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市场资金向主流币种集中,2025 年比特币和以太坊占据加密市场总市值的 75%,较 2021 年提升 30 个百分点,资金虹吸效应导致山寨币流动性枯竭。

山寨币面临的结构性危机是其下跌的核心原因。多数山寨币缺乏实际应用场景,仅是 “蹭热点” 的空气币,例如 2023 年 AI 概念火爆时,涌现出上百种 AI 相关山寨币,但其代码抄袭、团队匿名,既无技术创新也无落地项目,热度退去后价格自然暴跌。技术缺陷也让山寨币难以立足,部分山寨币基于以太坊 ERC-20 标准发行,却未解决高 Gas 费、低吞吐量的问题,在 Layer2 解决方案普及后,这些币种因使用成本过高被用户抛弃。此外,监管收紧成为压垮山寨币的最后一根稻草,美国 SEC 将 70% 的山寨币定义为 “未注册证券”,欧盟通过《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》要求山寨币项目披露团队信息、财务报告等,大量不合规的山寨币被迫下架交易所,失去交易渠道后加速贬值。

然而,断言所有山寨币都会 “跌没” 并不客观。少数具备技术壁垒和生态基础的山寨币仍有生存空间。例如,Solana 凭借每秒 5 万笔的交易速度,成为 NFT 和去中心化应用的重要平台,2025 年其生态内 DApp 数量增长 200%,市值稳居加密货币前十;Avalanche 通过子网技术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入驻,代币化资产规模突破 500 亿美元,价格较 2024 年低点回升 50%。这些山寨币的共同点是:拥有明确的技术定位(如高性能公链、隐私计算)、活跃的开发者社区、持续落地的商业合作,能够创造实际价值而非单纯依赖投机。

市场洗牌对山寨币而言未必是坏事。2017 年和 2021 年的加密牛市中,山寨币数量暴增,其中 90% 是缺乏价值的垃圾币,本轮下跌本质上是市场出清泡沫的过程。数据显示,2025 年山寨币项目方主动退市的数量达 3000 种,较 2024 年增长 150%,这种 “自我净化” 有助于资源向优质项目集中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警惕无技术、无团队、无应用的 “三无山寨币”,这类币种大概率会在监管和市场双重压力下消失;而对于有实际落地场景、技术迭代迅速的山寨币,可关注其生态发展,避免因短期波动忽视长期价值。

总而言之,山寨币群体正经历 “大浪淘沙”,多数空气币会在下跌中彻底消失,但少数优质币种将在洗牌后存活。投资者与其恐慌 “跌没了吗”,不如建立价值投资逻辑,区分山寨币的真实价值与投机泡沫,才能在加密市场的周期波动中规避风险。

07-30 新闻中心

我们的价值观
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